我校教师刘青娥入围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29浏览次数:144

近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入围评选阶段结束,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刘青娥老师成功入围,她也是我省高职院校唯一入围此次评选的候选人。

评选“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旨在宣传表彰一批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辅导员,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调动和激励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高校踊跃报名,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600名辅导员报名材料。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00名入围,入围候选人及其事迹自2011年4月14日起在新华网( )上进行展示。该评选活动将评选出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人、提名奖40人、入围奖150人,并于5月举办颁奖典礼。(文章来源:党办)

新华网上关于刘青娥老师事迹网址:

希望学校师生积极关注支持,相应关注留言可见新华网科教论坛

附: 1、刘青娥事迹材料 2、近三年主要获奖情况

乐为学生的“刘妈妈”

——鄂州职业大学辅导员刘青娥事迹材料

刘青娥,女,汉族,1962年7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鄂州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学生辅导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青娥同志1982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武汉军区服役,1985年10月复员后被安排在鄂州职业大学工作。三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她养成了遵守工作纪律,吃苦耐劳,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工作作风。这些优良作风在她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自2000年被学校聘为专职辅导员以来,刘青娥同志从事学生工作已经有十年了。在这十年里,她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革命军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她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上进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勤为本,以苦作舟,赢得了学校领导、学院同事和广大学生的认可,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刘青娥同志先后获得鄂州市和学校授予的“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等各种光荣称号共计13次,2010年被评为鄂州市首届十佳道德模范教师,2011年2月,刘青娥同志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高校十佳辅导员”光荣称号。2011年3月7日,《楚天时报》对刘青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3月24日,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了刘青娥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强化班级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辅导员,刘青娥同志准确把握工作切入点,从强化班级建设入手,打造良好的班风、营建优良的学风;发挥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的专业优势,支持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探索“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她经常深入课堂,主动与任课老师联系,乐当学生与教师、学院间沟通的桥梁;她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乐当他们的“益友”;和他们一起探讨人生意义,分析社会热点,解决思想疑惑,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乐当他们的“良师”。她善于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告诉每位同学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改变人生;定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组织各种学习经验交流会,交流专业学习方法,联系相关专业老师在备考、求职等方面给予指导。

她所带的班级,整体面貌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同学们团结互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班风、学风优良,在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屡获佳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大大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她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获鄂州市和学校授予的“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光荣称号;班上的多位学生在校、院学生会、社团担任职务,成为学生组织中的骨干。她所带的班级,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成为单位的工作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还自主创业成为企业家。

二、六年如一日,坚守住楼辅导员工作岗位

从2004年9月开始,刘青娥同志担任住楼辅导员,她充分发扬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六年如一日,坚守住楼辅导员工作岗位,从未缺勤脱岗,密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时开展教育工作。

在刘青娥同志住楼的六年时间里,她每晚和学生们住在一起,检查学生住宿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她经常和他们谈心到深夜,了解他们各自的家庭环境、学习和生活情况。她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热情帮助每一名学生。有学生病了,刘青娥同志会及时地送他们到医院,在学生住院期间,还为他们煲汤增强营养,学生及其家长经常为之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这六年里,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无数个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假日,而这些节假日往往也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学生往返于校园内外,流动性很大,个别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是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时间。刘青娥同志要逐个房间的查看,特别是遇到情绪低落或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都会耐心地进行安抚。在这六年里,她忘我地工作,公而忘私,在此期间,她的女儿正面临升学和高考,她都无暇顾及,女儿上学、放学、下晚自习都无暇接送,却不忘每晚清查学生住宿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她的努力工作,她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宿舍成为学生的一个安全、温馨的大家庭,没有发生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为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做出了贡献。

三、视学生如子女,热情帮助、严格教育学生

刘青娥同志经常与学生一起交流感情,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她经常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她掌握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因人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后进学生转化工作中,她能够针对后进生不同的具体情况,跟他们举事实、讲道理,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解开心里的疙瘩,从行为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问寒问暖,在迷惑中为其解答。在谈心教育中,既点到为止,又击中要害,使后进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和感化。有一名四川籍学生经常旷课,刘青娥同志打听到他爱上网玩游戏,于是不厌其烦,多次到学校周边的网吧去找他,将他带回寝室了解厌学的原因,并和他商议制定了行为矫正方案,安排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带他一起打球、跑步,组织学习成绩好、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陪他一起自习。后来,这个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习自主性增强,没有再因上网而旷课了,顺利毕业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工作。

2004年10月,她发现有一名陕西籍大一女生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学生交流。经过与之交流谈心后得知,她的父母因车祸双双逝去,现在和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于是刘青娥同志常常单独找她交流谈心,细心安慰她,热情鼓励她走出家庭变故带来的人生阴影。有一次,刘青娥同志听着她的讲述时伤心地留下了眼泪。她当时就抱着刘青娥同志痛哭起来,问能不能叫您一声“干妈”。后来,很多学生知道了这件事,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刘妈妈”。每逢节庆之日,都有很多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向他们敬爱的“刘妈妈”打电话问候。

除了担任学生班级辅导员、住楼辅导员工作外,根据学院的工作安排,刘青娥同志还负责学院学生学籍管理、档案管理、资助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政策性要求高,涉及到学生的切实利益,刘青娥没有抱怨,认真学习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十年来没出一起差错,得到学校领导和业务处室的充分肯定。

刘青娥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只是一名执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她在平凡的辅导员岗位坚守10年,在学生宿舍度过1500多个夜晚,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和高校教师的职责,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高校教师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在鄂州职业大学建设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建设高职院校进程中,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近三年主要获奖情况:

2008年被评为鄂州职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被评为鄂州职业大学优秀辅导员;

2010年被评为鄂州职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0年被评为鄂州市首届道德模范教师;

2011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高校十佳辅导员”,同时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