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科 来源:学工部 时间:2013-6-8 15:26:00 浏览次数:
6月6日晚,国内汉字研究学者刘冰泉做客我校人文讲座,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300余名鄂大师生做题为“汉字与人文精神”的报告。
“什么是汉字,汉字有规律吗,汉字和人文的内在联系又在哪里?”针对一系列疑问,刘冰泉答疑解惑,主题报告围绕汉字和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
刘冰泉老先生指出,汉字是世界文字史上唯一跨越人类文明“实物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换”三大时空的表意文字。生命力如此强大的汉字没有认知规律是不可思议的。他强调中国的书画同源,二者的不同点是“画取象、书取形,画取多,书取少”,二者的共同点是“书与画都是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将不同时空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华人的认识观念是以自然、人、人工物三大时空意象相互参照的庞大的、开放的信息负载系统,比喻与类比是意象组合的思想方法。这种“天人合一,散点透视”的文化观念影响了汉字构造理论。天地万物有形有声,有形有声而后有事有意,四者(象形、象声、象事、象意)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声之所比而假借生,二者(转注、假借)为文字之用。汉字是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不可割裂开来理解。
刘冰泉老先生通过“汉字”和“人文精神”内涵的铺陈,引申出人文精神的象征“士”的概念,进一步阐释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特质和缺憾,最后把文字研究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提倡研究汉字、发展教育、升华人文。整场报告,引人入胜,精彩纷呈。
刘冰泉是我国汉字研究学者,曾应邀参加“中国语言教育百年暨新世纪语言课程改革国际研究会”并发表权威论文,也曾应邀到湖南卫视教育频道等媒体做过专题演讲。2010年编撰完成《中华字通》丛书,《中华字通》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能对汉字的音、形、义作有规律通解的字典,对一万五千多汉字一一作了精妙、独到的音、形、义通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