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大办字〔2020〕12号
   
   
   
鄂州职业大学办公室
   
关于印发《鄂州职业大学在线教学课程建设规范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鄂州职业大学在线教学课程建设规范及管理办法(试行)》经学校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鄂州职业大学办公室
   
2020年5月6日
   
     
     
     
     
     
鄂州职业大学在线教学课程建设规范及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在线教学是指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分环节的教学互动行为,其教学形式可以是视频广播、WEB教材、视频会议、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在线教学可以涵盖教师直播、留言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与学,它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典型标志。
   
第一条在线教学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的一种教学模式。
   
第二条在线教学的作用
   
(一)提供一个支持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环境,包括备课、授课、自学、讨论、答疑、作业、测验与考试等。
   
(二)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师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有关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讲义、课件、视频、作业、习题、教学案例、参考资料、其他网络资源等。
   
(三)提供课程教学中的各种管理功能,如课程教师(团队)介绍、课程介绍、学生名册与简况、授课与作业计划、考试与评分方法、课程通知、学生注册与登录、测验与考试管理等。
   
第二章  建设规范
   
第三条在线教学课程是以网页形式存在、通过网络表现、覆盖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信息数据和交流互动活动的总和。
   
第四条在线教学课程与课本文字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媒体间的互补性以及教学活动中的交互性,在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搜集、创作和利用各种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超媒体结构,并加强交互功能。
   
第五条在线教学课程建设必须注意版权。在线教学课程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文稿、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需特别注意版权问题,由此引发的侵权责任由授课者自行负责。
   
第六条在线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是每门课程必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经院部及学校审查认可通过的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师信息、教学课件等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应按学校的规范要求编写。在基本内容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教案、视频、网络答疑等内容,并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在线教学设计,同时将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到课程网页,形成一整套基本涵盖教学全过程的网上教学资源。
   
(二)在线教学互动。教师在建设网络资源的同时,要积极加强在线教学的应用,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开展课程教学交流互动,并按照教学进度不断更新内容。要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课程通知,布置和批阅作业,开展讨论、辅助答疑等。教师应要求学生经常登录在线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进行辅助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网上学习状况。
   
(三)教学资源积累更新。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广泛收集教学相关资源,不断丰富、更新个人教学资源库、素材库。提倡教师联合开发、共享共用教学资源。
   
第三章  认定和管理
   
第七条为便于管理和考核,在线教学课程按其建设和应用情况分为合格、优质二个等级标准。
   
(一)合格标准。合格标准是每一门课程必须达成的:课程在在线教学平台上注册,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师信息、教学进度安排、考核办法、学习方法指导等课程基本信息上网,教学课件、实践教学指导(适用于有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课程)、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等课程基本教学资源上网;能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以课程公告形式发布课程教学信息,能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进行网络辅导答疑等互动教学活动。
   
(二)优质标准。在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将授课教案、网页化分章节的教学内容、电子教材、教学视频等课程教学资源上网,并能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进行在线教学设计,将试题库等课程教学资源上网,实现课程在线测试,建成较高水平的网络课程。申报省部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不仅要达到优质标准,还要按湖北省教育厅出台的相应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第八条各院部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及应用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检查认定各门课程本学期开展在线教学的情况,进行情况通报,对于不合格的课程报教务处核定取消网络课程资格。
   
第九条各院部要将在线教学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学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第十条为激励教师进行在线教学课程建设,学校将组织开展优质在线教学课程评选奖励活动,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并颁发证书。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在线教学课程具体要求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学习方式等基本信息。
   
(二)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课程学时分配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安排、考核方式。
   
(三)教学进度:以时间为单位的学习进度安排(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的统一要求发布)。
   
(四)教师信息:本课程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
   
(五)考核办法:课程的考核方式、计分方式、课程学分等。
   
(六)学习指导:讲明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课程教学资源
   
(一)授课电子教案:要求以课时或章节为单位,提供教师讲义或者与讲课配套的板书内容(或者投影内容)。
   
(二)教学课件:以章节为单位,提供教师用于课堂讲授的完整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视频:数字化教学视频片或教师课堂授课的实况录像。
   
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录制参照《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四)习题:根据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学单元均应有配套的习题。习题可分为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等。一般每章应该有不少于1套习题。
   
(五)实践环节指导:对于有实训(实验)要求的课程,应该提供电子版实训(实验)指导书、实训(实验)进程安排、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条件允许的课程最好提供虚拟实训(实验)、替代实训(实验)的实现计划和方案。
   
(六)试题库:试题库是网络课程的重要基础之一,自测与练习题库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题等多种题型。
   
(七)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每门课程原则上应该配套不少于5份参考资料,课程参考书籍不少于5本。提供与本课程有关的、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拓展的相关网络素材。具体包括相关论文链接、相关网站链接、相关新闻链接、相关背景知识链接、相关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的链接等。有条件的以章节为单位分别提供参考资料。
   
三、在线教学活动
   
在线教学活动包括课程信息发布、作业提交和管理、辅导答疑、学习讨论和在线测试等。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特点。
   
(一)课程信息发布与反馈。通过通知公告、发布课程信息及相关通知,实现信息交流与反馈。
   
(二)作业发布与管理。
   
1.提供基于WEB的发布作业功能,作业布置应有一定的智能性,能根据学员的学习内容自动布置作业,也可人工选择作业的知识范围;
   
2.提供基于WEB的学生完成、提交作业功能;
   
3.提供基于WEB的教师批改、点评作业功能。
   
(三)辅导与答疑。每门网络课程应配备丰富、完整的答疑资料库内容。并提供答疑网页界面,并能够对问题与解答进行网页发布。
   
(四)课程学习讨论。提供基于Web的讨论组内容浏览、提交、管理等功能。即通过设计网上教学活动,提供个别化学习的协商交流机会,学习者之间可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工具,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发生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同步、异步交互,是整个网络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五)学习评价。网络课程要按知识模块设置有效的在线学习作业和练习,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提供及时的学习评价与反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六)在线测验功能。可以使教师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评估学生的进步以及从学生那里收集信息,记录和管理所有学生的成绩。
   
   
   
附件2:
   
鄂州职业大学在线教学课程建设管理评价标准
   
   
教学平台推出的在线教学课程,以下表格中列出的建设项目必须齐全,才能作为学校在线教学课程进行验收评价,具体标准如下:
   
表—1教学内容设计及资源建设(总分55分)                        
    
| 项目
          | 设计内容(观测点)
          | 分数
          | 作用
          | 课程模块
          | 建设情况
          | 
| 课程
         标准
         (5分)
         | 按专业关于课程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考察。     
         | 5分
         | 使学生在进入课程学习前,就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要求有总体的把握。
         | 【课程标准】
         |  | 
| 教学
         进度表(2分)
         | 按专业关于教学进度表的要求进行考察。           
         | 2分               
         | 使学生对于教学周期内的教学日程安排做到胸中有数。
         | 【授课计划】
         |  | 
| 考核及评价方式方法
         (3分)
         | 对于课程的阶段考核、期末考核安排以及针对“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 3分
         | 使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在学习前就有了解。
         | 【课程考核】
         |  | 
| 
         课程
         学习
         内容
         以及教学资源
         (45分)
         | 依据课程课程标准,给出章、节、知识点的目录树。
         | 5分
         | 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 【课程章节】
         |  | 
| 课程内容系统完整、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并能不断更新。      
         | 10分
         | 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程学习内容。
         | 【教学资源】
         |  | |
| 教学资源丰富,呈现结构合理。
         | 15分
         | 【教学资源】
         |  | ||
| 每章节设有扩展知识和资源,例如:相关论文、网站、新闻、背景知识、前沿热点问题链接等。
         | 5分
         | 使学生得到更多相关知识。
         |  | ||
| 对于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或者课程中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应设计相应的实践指导。   
         | 5分
         | 增强学生操作、实践能力。
         | 【教学资源】
         |  | |
| 课程内容的技术展现要强调多媒体对于知识难点、重点的表现优势,导航清晰明确,过程可控。
         | 5分
         | 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 【教学资源】
         |  | 
表—2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总分45分)                        
    
| 项目
         | 设计内容(观测点)
         | 分数
         | 作用
         | 课程模块
         | 建设情况
         | 
| 
        
        
        
        教学
        活动
        的设
        计与
        实施
        (45分)
        | 试题库建设:每章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各阶段配备测验、作业、讨论题、思考题等。          
        | 15分
        | 实现教师的指导,起到助学、导学作用。
        | 【试题库】
        |  | 
| 师生交互:网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论坛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 15分
        | 【答疑】
        【作业】
        【讨论交流】
        |  | ||
| 学生间交互:讨论区的设计与安排、学生与资源的互动情况。
        | 8分
        | 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学习经验交流。
        | 【讨论交流】
        |  | |
| 网络课程的掌控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使用情况及其它特色和创新。        
        | 7分
        | 教师主导、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 【课程公告】
        【学习活动】
        |  | 
   
   
   
   
   
   
   
   
    
表—3鄂州职业大学在线课程听课评价标准
    
| 教师姓名
         |  | 所在院部
         |  | 课程名称
         |  | |
| 授课班级
         |  | 听课时间
         |  | 授课方式
         | 录播□
         直播□
         混合式□
         | |
| 学生应到人数
         |  | 学生实到人数
         |  | 教师情况
         | 到课□
         迟到□
         旷课□
         | |
| 选用平台(或工具)
         | 超星学习通□  中国大学MOOC□  智慧树□  学堂在线□  雨课堂□
         云班课□  QQ□  微信□  钉钉□  云视讯□   腾讯会议□  其他□
          | |||||
| 听课内容
          | 主要观测点
          | 分值
          | 得分
          | |||
| 师德师风
         |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课程思政。
         | 10
         |  | |||
| 教学准备
         | 提前创建师生交流群,授课方式、资料下载等通知到位。
         | 10
         |  | |||
| 课前打卡签到,网络测试完毕状态良好,准时开课。
         | 5
         |  | ||||
| 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丰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明确、讲解详略得当。
         | 10
         |  | |||
| 有教材或学习资料,提供丰富在线教学资源。
         | 10
         |  | ||||
| 教学过程
         | 学生稳定在线率高。
         | 10
         |  | |||
| 教师认真负责,精神饱满。
         | 10
         |  | ||||
|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 10
         |  | ||||
| 教学效果
         | 全时段多途径获得教学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 10
         |  | |||
| 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互动形式多样。
         | 10
         |  | ||||
| 课后任务
         | 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在线辅导和答疑。
         | 5
         |  | |||
| 总  分
         |  | |||||
| 综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