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工人在进行铸件切削作业
本报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刘绪斌 付幼泉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白浒镇,是我省有名的“铸造之乡”。白浒镇的铸造相传最早可追溯到500多年前,这里的铸造先辈精心铸造了一尊工艺先进的“神牛”,先辈们靠发展手工铸造业维持生计。
如今,当地办起铸造创业园,形成了铸造产业集群,多年向外输出了2.6万名铸造工,逐渐叫响“楚天铸造第一镇”金字招牌。
大学生回乡办起铸造公司
今年才40岁出头的黄锋,是白浒镇最大铸造企业——同方高科泵业有限公司的老总。
大学毕业后,黄锋在城里上了几年班,1996年,25岁的他回到家乡白浒镇,子承父业,在父亲创办的铸造厂上班。
从小受到铸造熏陶的黄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1997年,他与父亲商量后决定,去武汉办事处与叔父一起工作,以便捕捉市场前沿讯息。在武汉,黄锋利用送货和结账的机会,留心观察客户的用货量,发现叶片泵厂家生意红火。黄锋与父辈进行沟通,调整产品结构,研发生产叶片泵,同时引进技术和人才,从武汉水泵厂请“星期天工程师”来厂指导。1998年,黄锋的厂开始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叶片泵。
1999年,欠债60万元的葛店特种铸钢厂濒临倒闭,工人面临下岗。黄锋从中看到了机遇,他买断这家企业,承担全部债务。2001年,他投入100万元对特钢厂进行改造,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去年,同方泵业公司产值达到1.4亿元。同方商标已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铸造创业园年产值5亿元
为了打造铸造劳务品牌,鄂州葛店开发区组建了白浒铸造创业园,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和装配销售于一体,目前已吸引72家工业企业入驻,其中80%以上从事铸造业,生产经营各种水泵、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等100多个品种。
鄂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与父辈那个年代经营企业不同,新一批年轻的白浒铸造人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例如,同方泵业公司每年都招收大学毕业生,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同方泵业的厂区,记者看到一种高达3米多的大型真空泵。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泵的重量有30吨,全国仅有同方泵业和山东淄博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目前,宝钢、鞍钢、中石化、华能电厂都成为同方的客户。
目前,白浒创业园一年企业总产值达到5个亿,其中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有7家,诞生了一批在业内叫得响的企业。
培训输出2.6万名铸造工
“目前白浒铸造工不单只是一个劳务品牌,已形成了产业集群。”鄂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郑雄说,鄂州市和葛店开发区还帮助企业从在汉高校、大型企业集团引进人才,并与鄂州职业大学合作建立培训研发机构,实行订单培养,先后培训农民工4.1万人。
葛店开发区劳动就业管理局介绍,如今当地从事铸造产业的人员有2.1万人,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年人均收入4.8万元,高于本地人均收入35%以上。多年来,当地向武汉、上海、北京、江浙等地输出了2.6万多名铸造工。
今年50岁的邹师傅,从事铸造已有30年,目前是同方泵业公司铸造车间的工人,每月工资近五千元。作为一名老师傅,他深刻感受到了铸造的巨变:“以前我们铸造用的是冲天炉,烧的是煤,现在都用中频炉,烧的是电,不仅节能还环保,工艺越来越先进。”
面对未来,邹师傅很有信心:“白浒铸造不光解决了我们的饭碗问题,还让大家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